微经:研究决策主体的交互,稀缺性
是驱动的核心
使用简单的模型
对其进行建模,试图解释它们
机会成本
,每个决策都伴随着得到与失去
相交点被称为 市场均衡
有很多原因,比如:欺诈、不完全信息
高价物品只有富人可能拥有
人并不是理性人,由于认知偏差、心理因素可能做出不合理的事情
没用正确评估自己获得的信息
亚当斯密的假设:每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整个社会的利益最大化——市场的作用
还是有一些问题。局部最优解并不等于整体最优解;另外,追求利益最大化不等于可以达到利益最大化
当然很多情况下,达到局部优解已经非常很不错了
有两个主要限制条件:消费偏好、消费预算,我们的目的是在这两个条件的限制下,得到 utility max
非饱和假设
:more is always better than less面对假设时,我们需要考虑这些对现实的简化假设是否合理
对于同一条曲线上的选项,你的偏好没有差异,即 无差异曲线
,有四个特性:
尽管 IMF 同事质量 < P,地理位置不如SC,一个人仍然选择了 IMF
——以数学形式表示哪个偏好更“好”,也即更好的 utility
utility 仅作为一个排序选项的工具,以在当前模型下分析出哪个选项更好
另外,utility function 针对于特定的决策集合
成瘾性物品会改变效用函数本身
边际效用总是从1开始,且是正的
核心还是边际递减
如果相同的价格下,物品更便宜,那么消费者需求自然会增加:
所以商家降低第二杯的价格以期望增加购买意愿
而随着时间的增加,你的需求可能会重置。所以非易腐性物品的不同体量商品的价格差异并没有易腐性商品那么大
两点间的斜率,代表愿意用一种商品替换另一种商品的比例
AB:一块饼干换,两块披萨
BC:一块饼干,半块披萨
为啥不加个绝对值?
MRS 总是凸向原点,这种情况不可能: